登录注册

one-long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查看: 13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马云挟“来往”令员工 能挑战微信否?

[复制链接]

4888

主题

4917

帖子

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5163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6-8-23 16:20:50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云挟“来往”令员工 能挑战微信否?

      信息来源:派代网作者:王桐桐发布时间:2013-11-15浏览:我要评论
      
        

          


       





          今天一则马云要求阿里员工在“来往”加100好友的消息疯狂传播,公司高层如此高调去推一个即时通讯社交工具,这让其是背后自然而然蒙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



          有不少观点认为,阿里高层此举是在向微信发起挑战,试图抢夺微信汤羹。因为不但马云在内部邮件上明确表示要打败某信,而且陆兆禧也称来往是必打之仗,只要有幸吃掉市场的30%,这个市场的产品体验就会更好,无线互联网也就有希望。



          但是,面对声势浩大的来往声音,我们是否有问过阿里有挑战资格否?



          试想一下,来往仅仅作为一个通讯工具,从移动互联网的角度上分析,它只不过是众多口中入零星的一个,从种种迹象看,阿里对于流量入口的占领早已有之,包括旺信、微淘、爱淘、淘宝浏览器、上网助手、无线搜索等等,其在移动上的布点无处不在。阿里从来不缺移动产品,但是目前做的起色的有哪个?就来往而言,按照阿里目前3万员工的规模,每人推荐3个亲人,再推荐100个朋友来计算,也仅能达到900万人,还不剔除叠加重合度部分,跟微信4亿用户比之,顶多算个零头而已,相比之下相去甚远,何谓挑战?



          腾讯微信有着天然的社交属性存在,产品是腾讯的精神内核,而阿里则是背负着了浓重的商务色彩,技术是其无可争议的长板。这两者所虏获的自然用户是不同的。腾讯更多强调的是用户体验。而阿里则更注重商家服务,过去数年,阿里巴巴在社交领域尝试很多,从最早的淘江湖到爱逛街、圈子、顽兔社区等,但是天生的原因,这些产品都没能支撑起阿里的社交梦。用一个八九分相似微信的“来往”就试图去实现马云的火烧南极梦,自然是概率不大。



          那么,阿里会如此卖命推来往,究竟有何意思?



          陆兆禧上台,掌管移动,新官上任总需要烧点把火,马云随便帮着推了老陆一把,兄弟情义顺理成章。



          在阿里的无线战略里,一方面,阿里自身开发应用,将业务从PC向着无线端平移;另一方面,通过并购或入股投资进行资源整合,填充其在无线端的生态链条空白。来往跟微信何其相似?从其骨子里渗透的基因上看,阿里不可能拿自己的弱项去挑战腾讯的强项,移动大旗押宝在“来往”显得微不足道。我们看到的都是表明文章,大有混淆微信视听之意。微信估计也不把来往看在眼里,不会因此而乱了阵脚。



          尽管在社交产品上阿里不占据先机,但是,这并不是说阿里在移动上已经丧失了优势。阿里天生具备聚合消费者的能力,消费者关系都是建立在商家之上的,阿里巴巴能够掌握和了解消费者的消费行为数据,但是用户的消费需求和心理只有商家懂得,阿里并不擅长跟自发形成的帮派小团体消费者打交道。因此,服务好商家,在大数据的背景下,让商家对消费者进行数据化运营才是阿里的重头戏。



          正因如此,在阿里无线战略中,真正已经开始发力的是对商家层面的。前不久上线的智无线,是阿里妈妈自2011年布局无线营销的整合,淘宝直通车无线端推广、钻石展位无线端推广、无线电商墙、无线应用墙等产品,这些都是为商家服务的,帮助开发者更好地开展内容化原生营销,帮助商家更好在移动端展现商品营销,把商品信息与无线应用场景更有创意地融合,通过多元化的展现方式推送给精准的客户,这就是阿里提供给商家的移动特色服务,而观察业界,目前真正在做这样事情的,似乎不多。



          挑战微信,至少在来往上,相差比较悬殊。但是,真正的移动争夺仅仅是刚刚开始,微信“来往”都不过是其中的一个入口而已。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