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one-long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查看: 25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网红经纪公司分享:冯骥才批文艺界乱象:作品没进步,价格却猛涨!

[复制链接]

4888

主题

4917

帖子

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5163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6-12-28 10:40:5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冯骥才说:“我们在进行文化建构时,必须把主要力量聚焦于两端:一是在最基层解决文艺接地气的问题,二是在最高端培养时代文艺的高峰。” (马云油画被拍3600万港币)        当谈及文艺界以及画家时,冯骥才感觉一些画家好像出了不小的问题。当画家聚在一起聊什么?聊谁的画价高,而非谁的画质好。他说,“我仔细看他们的作品,没有进步,可画价怎么就猛涨呢?”         在商品文化导向下,少数艺术家放弃“画质越好价钱越贵”的艺术规律,而是屈从于市场规律,挖空心思通过炒作提升知名度以推高画价,于是,一些文艺工作者向市场看齐。提高绘画水平难,但提高画价并不难。“当文化躺在市场里,没能吸引市场,则只能向市场妥协。” (这幅名为《违章》的作品在2010年拍出了3640万元。)        “我的挚友—画家吴冠中先生在世时经常和我通话,但他从没谈过他的画价。”冯骥才回忆,一次创作油画后,吴冠中乘公共汽车回到驻地,因怕油画蹭脏别人或被蹭坏,索性用手拎着画伸到车窗外,一走就是俩小时,到站时胳膊已经麻木……“我知道,艺术在他内心的分量有多重。”         冯骥才认为,俄罗斯若没有托尔斯泰、契诃夫、柴可夫斯基,它的文化至多可称‘高原’,没有‘高峰’。中国倘若没有李白、杜甫,没有唐诗宋词、四大名著,文化也就矮了一大截…… (曾梵志的《最后的晚餐》以1.8044亿港元)        “任何一个民族在伟大时代里,必须有文化高峰。而高峰的显现需要文艺精英。”冯骥才说,“文艺精英的内心绝不会与市场对接,而与国家、民族、社会相连。他们,不偏爱艺术中的自己,更爱自己内心里的艺术。而没有令人崇敬的文化精英,这个国家将失去它的文明高度。”         “反观当前过度消费、娱乐盛行的商品文化,让文艺折损了时代使命。”冯骥才说,“明星,是商品文化的主角,明星本人的曝光率、知名度远高于其饰演的作品本身。娱乐八卦、明星绯闻充斥着网络,逐步使文艺作品商品化,抵消着文艺作品的社会属性,文艺也就失去了精神价值。”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