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one-long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查看: 57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男子获释后创业成功 10年接收超300名刑释人员

[复制链接]

4888

主题

4917

帖子

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5163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6-9-9 11:27:0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男子获释后创业成功 10年接收超300名刑释人员2014 年 8 月 29 日
|



制图/高岳
人物小传
沈长顺,籍松原,吉林帮教名人。大学未及毕业,冲动触法。释后艰苦创业,开苗圃、办养驴场、售二手房,终在建材市场立业。事业有成,倾心安置帮教,建致远彩虹基地。重情义,讲法治,善管理。十年接收逾三百刑释人员,无一重犯。
□本报记者张亮
吉林省松原市。蔚蓝的天空下挂着炙热的太阳,被晒得焦黑的沈长顺正在工地上指挥施工。工人们都套着橙红色的马甲,后背上印着“致远彩虹基地”字样。
沈长顺抹了一把脸上的汗珠,指着不远处对《法制日报》记者说:“这几个都是今年刚刑满释放的,在这里干了仨月了,很卖力气,很守规矩。”言语间,透着一股自豪和骄傲。
然而,谁能想到,这个黑黝黝的壮汉曾是天之骄子,还差三个月就将大学毕业的他,因一时冲动而沦为阶下囚。
重归社会的沈长顺艰苦创业,终获成功。事业有成的他不忘回报社会,吸纳300多名刑满释放人员就业。至今,这300多人无一重新犯罪,全部走向新生。
沈长顺的致远新型建材有限公司位于松原市区东郊。高嵌在厂房上的“致远彩虹基地”几个大字分外抢眼,老远就能看到。
“每当看到这个牌子,心里就暖融融的。”想起自己刚出狱时的窘迫,李某感慨良多。父母早已去世,亲戚无人愿意收留,李某不知何去何从。他想到了沈长顺,沈长顺曾到监狱作过报告。没有多想,他当即坐上长途车来到松原。到达松原已是晚上10点多,天空飘起了大雪,李某给沈长顺打电话,沈长顺赶到车站,将冻成一团的他带回工厂。
沈长顺为李某安排了集体宿舍,又根据他的特长安排他做技术工作。“在这里我不仅找到了一份工作,更找到了一种家的感觉。”李某激动地说。
就业难,是失足人员回归社会面临的第一道难关。很多人之所以重新犯罪,就是因为过不了这一关。回忆起刚出狱后四处求职屡遭碰壁的经历,沈长顺刻骨铭心。求职失败后,沈长顺开过苗圃、办过养驴场、销售过二手房,但都有始无终。2003年,他把目光投向建筑材料市场,终于把握住了市场脉搏。
最初的路走得异常艰辛。为了省下坐公交车的一两元钱,沈长顺经常步行奔走于各个市场;到外地出差,徒步行走十几里地,只为找到最便宜的小旅馆落脚;企业刚刚投入生产,雇不起太多的工人,沈长顺就和大伙儿一起不分昼夜地干活。由于经营有方,企业一天天发展壮大起来。
事业小有所成,沈长顺并没有忘记当初自己的遭遇。他把企业大门向失足人员敞开,自发自愿地干起了安置帮教事业。
“那时,国家还没有出台有关安置帮教政策,我也不知道什么是安置帮教,但是我认为这件事必须得有人去做。”沈长顺说,认准的事就会一路走下去。
3人,5人,10人,20人……几年间,沈长顺接收的刑释人员突破了300人,2013年年底,累计接受338余人,目前在岗89人。
很多人为沈长顺担心,认为他招收这么多刑释人员等于坐在了火药桶上,然而,对沈长顺来说,确保刑释人员平稳回归社会,重建人生自信,不仅仅是管理水平的体现,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
沈长顺悉心呵护着每一名刑释人员敏感脆弱的内心世界。他要求员工之间相互尊重彼此隐私,不打听、不传播别人的过去。在沈长顺那里,每人都建有一份档案。这份档案除了沈长顺和有关职能部门,谁都无权查阅。
“在这里,我们都是平等的,靠劳动和才能吃饭,没有人会拿我们的过去说事儿。”致远公司的老员工张惠全说。
对那些无家可归、无亲可投的员工,沈长顺准备了温馨舒适的集体宿舍,宽敞明亮的房间里,床被叠放得整整齐齐,电视、电话装备齐全。每年春节,沈长顺还会邀请一部分“三无”员工到自己家里过年。
管理也必须有硬的一手。随着安置规模的扩大,特殊员工的背景、性格也日趋复杂。要掌握他们的动态,可谓困难重重。安全问题这根弦,沈长顺一直绷得紧紧的。
“亲情教育+警示批评”,这是沈长顺常用的管理方式。
沈长顺还自掏腰包建立了“致远安置帮教网”和“服刑人员未成年子女帮教网”。
近两年来,建筑行业不景气,建材市场严重萎缩,公司面临着极大的经营困难。为了不让这些弟兄流离失所,沈长顺尽一切可能勉力维持企业的运转。他卖掉妻子的奥迪轿车给工人发工资,要求家人勒紧腰带过日子。妻子流着眼泪问:“你这都是图啥啊!”
对于参与安置帮教的企业,吉林省出台了有关优惠政策。沈长顺多次向有关部门有关领导申请落实政策,但均杳无音信。对此,他只能苦笑:“选择了安置帮教事业,就得付出,不管国家给不给政策,咱都得干。”
10年来,从他的企业走出的刑释人员,有些已经自主创业成为老板,他很欣慰。沈长顺说,10年来我所接收的338名刑释人员,无一违法犯罪,他们全都成功回归社会,成为守法公民。
言语间,沈长顺的手机响了……
“好,你过来吧。”挂断电话,看着记者,沈长顺笑了笑,“又一个刚释放的,不能让他们失望”。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