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one-long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查看: 27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微信欲借电商变现流量:看上去依然很美

[复制链接]

1809

主题

1810

帖子

5449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5449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6-8-24 08:58:14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微信欲借电商变现流量:看上去依然很美

      信息来源:未知作者:网络发布时间:2014-07-20浏览:我要评论
      
        

          不久前各种自媒体悄然“不小心”曝出的微信5.0新版本,其中除了对公众账号的规则改动,最为重要的就是在电商方面的动作,一是通过“扫一扫”功能引入购物,二是悄然推出“微信支付”。



          之前曾写过一篇唱衰微信做o2o的文章,事实上现在也看不到当年大力推广的二维码会员卡了,做o2o这么“重”的事情太费神,微信直接把目光转到相对更为容易的游戏以及b2c上来。



       



          基于之前“疯狂猜图”在朋友圈的疯传,手游进微信很有想象力,但是电商呢?



          1、没有利益如何培养习惯



          先回顾一下微信为什么能够火热起来,最初是用户发现发短信不要钱,还能更方便的发图以及用语音对话,既能省钱又能够解决沟通效率,这就是“用户利益需求”。



          根据外界披露的微信5.0功能,当用户扫描图书、音乐cd封面时,就会生成一个页面,其中列举了当当、亚马逊等的购物链接,并且提供豆瓣书评、影评等相关信息,追捧者认为这是对购物方式的一种全新改变。



          当然这是一种美好的未来,所有可见的商品都是可扫购买的,但就目前的用户习惯而言,显然离实际的应用还比较遥远。目前很多app如支付宝、当当等都已经推出扫描购物功能,但据内部消息称用户的接受度并不高,至少现在的用户数据并不太好。



          即使与购物行为发生直接关系的支付宝、当当等都难以培养用户的习惯,新版微信就能做到吗?



          还是回到用户利益需求的方面,用户扫描一本图书,出现结果需要1-2秒钟的等待,而点击结果跳转至购买页面,又需要2-3秒钟,选择支付最终完成购买,依然需要2-3秒钟。



          据有监测整个流程的app透露,即使上述等待时间已经非常短,但用户依然会因为需要等待而失去耐心,用户的流失率非常大,最后能完成交易的非常少。而且目前也没有什么激励措施去鼓励用户等待,如通过扫描购物能便宜10元钱等,没有利益需求的情况下,为什么不在线下购买,或者直接上当当、亚马逊的app搜索购买呢。



          好像唯一能够说的通的,就是通过扫描后微信成为一个比价渠道,由于现在可实现扫描购物的品类非常少,在很长期内可能只能限于图书和音像制品,而这些品类产品价格差并不太大,让用户比价的动力并不强,何况腾讯旗下还有电商易迅网,未来品类丰富起来后的偏向性问题,也会是一个争议焦点。



          2、为竞争对手培养用户?



          据有和微信新版合作的一家电商透露,微信5.0之所以在电商上加大布局,是因为阿里体系的淘宝、支付宝在移动上的发力让微信感到压力,在有流量、有财付通支持的情况下,微信想尽快推动这个项目抢占市场。



          但在整个电商环境里,尤其是移动电商,支付是一个很重要的环节,根据易观国际2013年第一季度的数据,支付宝占据48.3%的市场份额,虽然财付通位列第二,但只有20.1%的市场份额,即使是支付宝也未能完全培养起用户的移动支付习惯,更何况与财付通捆绑的微信,则会让这个闭环更加难以完成。



          而阿里的生态特色决定,旗下各个产品之间的联系非常紧密,但微信这个独特的产品在腾讯内部却屡次传出和其他业务部门不和。据了解这次微信推出的“微信支付” 产品,使用的是财付通的后台系统,但财付通仅仅是做好其被要求做的部分,而微信5.0中会如何体现、产品何时上线,财付通都并不知情。



          更为重要的一点是,微信5.0扫一扫后出现的商品连接,在点击后均跳转至商品本身的所属页面,比如当当、比如亚马逊中国,这些电商是支持支付宝支付的,而一个会用微信扫描购物的用户,基本已经是比较资深的移动互联网用户,很有可能在支付的时候选择更为熟悉的支付宝,如此一来微信虽然提倡了一种新的购物方式,但却很有可能最终为竞争对手带来用户。



          另外一方面,虽然目前有当当、亚马逊这样的电商与微信合作,但是在腾讯内部,其电商团队对于微信的流量也是虎视眈眈,都希望能够借用微信的资源在移动互联网上占领新的入口,这样势很有可能会造成资源的倾斜而引发其他厂商不满。



          回顾一下腾讯在pc端做电商的方法,先是战略投资了一大批电商如好乐买、珂兰钻石等,然后高调的做qq网购开放平台,并且以扶持上述已投资或达成合作的电商为主,但最后竞争乏力的情况下,则通过收购易迅网重新进行布局,最后以扶持易迅网为战略重点,曾短暂风光的垂直电商如好乐买等却逐渐被遗忘。



          这也是有些垂直电商与微信合作顾虑的地方,尤其对于一些二流电商而言,他们很担心在pc端的境遇会在移动端重演,最终让他们陷入进退两难的局面。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