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one-long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查看: 322|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都意识到“轻应用”价值后,微信与百度怎么定输赢?

[复制链接]

4888

主题

4917

帖子

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5163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6-8-23 15:52:22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都意识到“轻应用”价值后,微信与百度怎么定输赢?

      信息来源:织梦技术论坛作者:网络发布时间:2013-10-22浏览:我要评论
      
        

          用户使用时长不断向主流的高频 native app 集中,低频和不知名的 native app 往往陷入两大长尾困境:1、 “分发困境”: 在应用商店少人问津,无法到达用户;2、 “使用困境”: 用户下载之后极少使用,要用时却想不起或找不到它。



          以上解读如果纯粹从用户角度看完全正确,大量长尾、低频的应用其实用户并不需要消耗时间、流量和内存去下载。而提供快捷入口、保证足够体验、又可以满足用户需求的“轻应用”的提法,个人认为是真实基于解决用户问题的方案,跟微信的服务号类似。如果不是基于产品狗的产品研究病,纯粹以用户身份,我个人日常高频使用的app不超过五款,也烦透了大量的应用下载和更新行为。



          既然微信和百度都认识到了所谓“轻应用”对于用户需求解决的便捷性,那么谁会在这场入口平台之争中胜出?



          首先来定义下个人理解的入口产品:用户通过此服务去使用其它第三方服务。曾经比较典型的互联网入口级产品包括操作系统、浏览器、搜索引擎、网址导航…入口级产品最重要的特征是:强大的用户和内容(应用)分发能力。



          入口级产品一般满足以下原则:



          1、高频需求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的前三大需求分别是:生理、安全和社交。以获取信息为核心的搜索引擎pk以交流沟通为核心的im,需求频度不言而喻;



          2、入口便捷性  用户更趋向于选择在一个常用的平台去使用其它服务;



          3、一站式服务  平台上服务(内容)的丰富性和优质的内容过滤能力对用户具有很强的吸引能力。



          基于以上三点:百度pk微信最强的优势主要在第3点。我们将第三点拆分为两方面:



          a、丰富的内容。微信作为移动互联网最强的应用之一,对开发者具有十足的吸引能力,接入的产品线量自然不会输于百度;



          b、优质的内容过滤能力。作为入口最重要的是提供低成本进入服务的能力,即发现应用,而应用内内容的专业性交给第三方处理即可。在这个方面百度和微信也是势均力敌。



          综上,百度和微信的入口之争高下自现。另外,可能有童鞋会质疑,为什么百度在pc时代具有很强的入口属性,在移动时代就被弱化了呢?原因如下:



          1、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垂直型产品信息完整度越来越强,很多垂直领域都有服务及品牌很强的产品,用户愈加习惯解决某个需求点绕过搜索引擎直接使用该垂直产品;



          2、在移动设备上,垂直native app相对于搜索引擎提供的web服务具有更好的使用体验。



       



          yy一下,未来微信可能出现的功能调整:



          1、强化发现频道,定位于第三方应用服务分发;



          2、“好友频道”将用户关系相关的内容进行聚合,围绕”社交服务“进行衍生。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