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one-long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查看: 33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围猫游戏戳中90后思维受众痛点,上线24天访问过亿

[复制链接]

1734

主题

1745

帖子

5404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5404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6-8-24 09:01:1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围猫游戏戳中90后思维受众痛点,上线24天访问过亿

      信息来源:网易科技作者:水哥发布时间:2014-07-28浏览:我要评论
      
        
       

         

          百度一下圈住神经猫,在首位的就是关于神经猫在微信爆红的消息。其次就是刷屏的神经猫怎么玩?

         

          定理1:如果你在猫边上2格之内布子,除非有很好的地形,不然猫必定从你身边跑掉。所以在开阔场地,你的棋子至少和猫中间隔2个空格。 定理2:当你在开阔场地布下第一子时,封锁线会形成于你的这个子和猫中线的靠你那一侧。你应当让盘上已有子力和...

         

          很简单的游戏规则,圈住了一大票人。

         

          7月23、24日两天,我的微信被数百神经猫刷屏,一张张重复作死且略带奇葩的猫脸并未让我蛋疼,反而使我无比淡定,因为笔者意识到“90后思维”的种子正在发芽生根。这种意识形态从宅圈向现充圈、朋友圈、媒体圈、娱乐圈还有更大的圈子蔓延;从90后人群向80、70、甚至60、50后(广场舞大妈跳累了操起手机也能刷刷神经猫)人群渗透,速度之快、范围之广、影响之大,可谓惊涛拍岸、风卷残云,令无数宅圈的小伙伴们我心澎湃。

         

          据说“围住神经猫”(下文有简称“围猫”)22日上线当天PV已达86.3万次,IP 23.4万个;上线48小时后数据猛增长到PV 1026万次,IP 241万个;至24日,访问量已过亿。更令人吃惊的是,围猫游戏的开发时间仅用一天半,团队只有美工一人和程序一人而已。

         

          如此简化的团队,简单的设计,简短的工期,何以创造三天访问量过亿的成绩?笔者认为,围猫游戏的玩家当中,无论是“先天”自带属性还是“后天”被感染,他们大多为90后思维受众群体。笔者在《从A、B站到脸萌看“90后思维”的崛起》一文中悉数了90思维的诸多特征,而围猫游戏的设计正戳中了90后思维受众的多个神经痛点。不知开发者用“神经猫”为游戏角色命名是有心还是无意,确是贴切至极。

         

          ◆ 萌贱的风格设计让游戏成功了一半

         

          越是简单的游戏其成功的比重越是倾向于设计。神经猫的角色设计有其参考范本而并非空穴来风,游戏中猫的卡通形象源于11区某格子漫《全是猫》的修改,该格子漫在ACG圈有一定知名度,做出各种无节操动作的白猫形象深受宅系人群喜好。因此游戏一上线,具有一定认知基础的那只又萌又贱的双手叉腰、撇八字步的逗比白猫立即吸引了众多宅系玩家的眼球,这些玩家也理所当然成为首批主要的也是最重要的传播者。

         

          看到这里我们认为游戏美工相当有心,除了白猫角色,还有背景设计也颇具讲究。远处的蓝色小区与近处的灰色高楼(神经病院)天台形成强烈违和感,亮点还有那条横幅“自从得了神经病,整个人精神多了”实在令人三观尽毁。可见细节的处理是该游戏成功的一大因素。

         

          ◆ 规则设计简单而不单调

         

          游戏规则十分简单,用红色圆形格子围住白猫即胜,操作也易于上手,一般玩家一分钟即可玩上一盘。这种难度适中的小游戏具有一定粘性且并不少见,远的有Windows自带的扫雷游戏,近的可以参考flappy bird和踩白块。

         

          这类规则游戏极易引起宅系玩家中的一些资深宅和强迫症玩家的疯狂钻研,这类人群乐于在固定的游戏规则中探寻复杂多样的奇葩玩法来挑战游戏极限。围猫游戏上线仅三天,笔者就在网上搜索到多篇游戏攻略和极限玩法,有研究策略的,有研究算法的,还有和博弈论都能扯上点关系的玩家表示“根本停不下来”…这是典型的90后思维创造者和90后思维高端受众的交互,是不是颇有极客风采?

         

          ◆ 弱社交成分恰到好处

         

          游戏设计中加入了排名、称号等成就系统并能够在移动平台朋友圈中分享成绩,这种恰到好处的弱社交属性令整款游戏增色不少。在移动互联时代,设计开发者向游戏注入社交元素已成为常识,弱社交属性的亮点就在于晒,游戏中盘或是结束晒一晒成绩一来满足玩家的自炫虚荣,二来则利于游戏推广传播。围猫游戏的初版开发周期虽然仅有1天半,但笔者相信这当中并不包含策划时间,从传播速度来看该游戏的成功大比重应在社交效应而非仅是好玩。

         

          一夜成名的Egret Html5 Engine(白鹭引擎)

         

          这是一个题外话。随着围猫游戏访问量迅速过亿,同样怀着激动心情的还有Egret游戏引擎的创始人,围猫游戏开发所使用的正是该游戏引擎。Egret Engine是一个基于BSD许可证发布的开源软件,通过Egret框架开发者能够高效地在iOS和安卓平台上架设性能卓越的Html5游戏。说起Html5业界曾经一段时间内一致认为是Flash的最佳替代者,后由于技术标准、应用渠道等问题一度搁浅而逐渐趋冷。然而历史证明一个先进技术要从萌芽走向成熟必定经过多道波折,也许Egret团队正是明白这个道理才毅然开发了白鹭引擎。白鹭引擎为Html5游戏开发者提供了便捷框架,而围猫游戏的爆红则为其注入了一针强心剂。

         

          “围住神经猫”会是另一个脸萌吗?

         

          围猫游戏的一夜走红比起脸萌有过之而无不及,其短短三天的火爆现象引来业内不少围观者评论,多数人一致认为围猫就是另一个脸萌,一款火一把就死的游戏,果真如此吗?对此笔者无法否认,一款轻量级移动弱社交游戏注定其简短的生命周期,但笔者也坚信这并不违背创作者的初衷。

         

          90后思维创作者的一个重要心态就是尝试,创作之初只是抱着试一试的态度,这里面倾注了他们的热情,倾注了他们对创作的爱,而成功却是次要的。正是这种偏执、中二、技术宅式的创作态度使他们无意识地套上了先祖们才具有的工匠光环,于是乎他们成功了,喜极而泣,就像脸萌团队那张温馨的逗比集体照一样。写到这里笔者忍不住引用某叔的一句话作为结尾:莫欺少年宅。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