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one-long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查看: 14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关于微信营销那点事儿

[复制链接]

1734

主题

1745

帖子

5405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5405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6-8-24 08:50:16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关于微信营销那点事儿

      信息来源:未知作者:网络发布时间:2014-06-28浏览:我要评论
      
        

          自从微信被全面唱红,微信支付挑起大旗主动迎战支付宝,移动互联网似乎已经被大家捧得高高在上,各路大仙恨不能借着微信公众账号钻进所有用户的智能手机。



       



          你为什么开通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来了,各路曾经在微博平台奋战得意或者失意的斗士们嗅觉灵敏赶紧将微博抛下,先入为主自封“微信营销专家”、“移动互联网专家”四处忽悠,还好,中国够大,层次够多,够他们忽悠的。只是大忽悠们用一堆堆华丽的“大数据”和漂亮的ppt把客户一个个变得短视,恨不得今天建个账号明天就要数万粉丝,后天就要给粉丝推产品卖服务……



          灰常多的企业生怕自己被所谓的“移动互联网”抛弃了,一股脑钻进微信,建立企业公众账号,并且深信,招个懂微信的人来就可以玩转微信营销卖产品推服务了。



          他们的微信运营了些什么?



          打开这些企业的服务号来看,简单归为几类,要么是一个企业网站微信版,要么是各种商城的微信版,或者也弄潮儿般的请人开发个菜单页面,所有菜单指令要么相当于发送某个关键词自动回复,要么就是转向打开一个新的wap链接。而订阅号除了媒体性质的账号,几乎清一色的心灵鸡汤每日一荐,天天祈祷被所有的微信粉丝去朋友圈转一遍。



          最近某个群里在讨论,好几个做微信订阅号运营的朋友吐槽才思枯竭,看着别人的段子或文章被四处转发唯剩羡慕嫉妒恨,和当年微博运营一个套路陷入内容创新困境。



          内容营销,没错,最有生命力的营销模式之一,任何品牌想要长期生命都逃不出这一招。



          移动社交媒体的碎片化,让内容营销变成一种很需要耐力的坚持与创新,绝大多数的人,偏偏在坚持与创新上没有足够多的准备,不仅个人,企业亦如此。



          去年底同时有两个客户,营收都是10亿级别的,在国内也只能算是中等企业吧。其中一个客户连续开通了3个微信订阅账号,前2个账号都直接与品牌名字一样,一个全称一个简称,而现在的结果是只运营第3个账号,是其品牌延伸的o2o服务名称,是企业力推的能够直接与用户发生关系的账号。另一个客户的微信账号建立近一年了,却迟迟未上马运营,原因则是其企业之前收入完全依赖实体店,2013年借双十一才开始建设天猫店,微博运营也显得乏力,估计是运营人员不稳定造成。



          微博微信是一个新的渠道



          传统企业被互联网唱衰还不够,移动互联网轰轰烈烈来了,随着小米模式的影响力越来越大,好多人更加认可传统企业再不进入移动互联网将必死无疑。当然,还是有不少朋友把宜家的线下体验模式吹捧到极致。



          传统企业建个网站不等于跟上了互联网,开个淘宝店不等于有了电商服务,同样,开通个微博微信账号也不等于跟上了移动互联网。



          目前在微信上真正达成营销目标的主要有两类,一类是之前在其他平台有一定社交圈影响力的个人,通过朋友圈卖特色产品而非大路货,正是这一类日进斗金的神话被不间断传播吸引越来越多人开始通过朋友圈卖货。另一类是知名电商企业,更方便分组管理用户关系的微信成了他们的新销售渠道。



          小米进入微信平台卖手机借的仍然是微信之外的影响力,并且微博仍然会在很长的时间内为小米聚集微信/官方论坛等新平台的影响力。



          任何时候,产品都是为用户服务的,你的用户在哪里,产品的服务原则上要跟随到哪里。你要将老年保健品卖给老人们自己还是卖给他们的儿女?这是个问题。当老人们认识到自己的身体问题时,儿女们的孝心并不能代表他们的决策,他们通过各种会长翅膀的“**网络诈骗”类似的负面信息对网络安全持有怀疑,而印在各大报纸上的“xx专家谈三高”与电视健康节目上的“xx专家推荐健康养生保健食品”等足以“吓死”他们的内容仍然会对他们这个群体产生极大的影响。



          网络宣传营销推广渠道已经很丰富了,选择渠道越多反而导致很多人不知如何选择。如何每选择一个适合自己的平台并且能真正发挥这个平台给企业自身想要达到的作用?这是个很大的问题,欢迎关注“答案营销”公众号daan2000,我们一起探讨。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