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one-long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查看: 32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小众变大众:看他如何将苏州园林与互联网结合

[复制链接]

1850

主题

1851

帖子

5578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5578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6-8-24 16:04:0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小众变大众:看他如何将苏州园林与互联网结合

      信息来源:未知作者:听雨轩发布时间:2015-12-30浏览:我要评论
      
          
          

                 
  • 推一把网络营销精英培训新一期即将开课,本期新增移动电商、微商、O2O、自媒体、社群等方面的课程,现在报名就送江礼坤老师亲笔签名的最新版《网络营销推广实战宝典》一书。欢迎咨询QQ:800007518!
                 

          
        
        苏州园林作为古典园林建设的代表,其独特的园林设计风格与高超的园林建造工艺获得了大家的称道与认可,仿园林建筑在现在的建筑领域很受欢迎。但是仿园林建筑往往是高端的、小众的,如何让它飞入寻常百姓家?现在,随着互联网+模式的兴起,苏州园商电子商务有限公司的总经理张志群老师想要将苏州园林与互联网+实现深度结合,让小众成为大众,我们看一下他是怎么做的吧。

         

        专家心语:

         

        几年前我从事的主业是园林、古建、工程,现在加上了互联网、乡村旅游,这是行业发展的趋势,也是我求新求变的动力使然。在与互联网融合的过程中,有积累,也有新的学习,不敢说有什么好的方法,但常常告诫自己不要固步自封,要敢想敢做。

         

        1.了解到您多年从事苏州园林建筑行业的企业管理工作,那么转型为“互联网+园林”的发展模式您是出于怎样的考虑?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如果问你知道园林吗?大部分人肯定回答知道。但是如果再问你园林是谁建造的,恐怕大多数人都答不出。这就是苏州园林与市场之间存在的问题。很多人不知道园林到底是谁建造的,也不知道如何找到可靠的设计方及建造方,这就是苏州园林电子商务产业园成立的目的和初衷。通过与互联网传播相结合,整合苏州园林产业链,变革苏州园林的营销体系,让苏州园林产业适应新时代的市场需求,使更多人知道并了解苏州园林,甚至愿意修建园林式的建筑,体验园林生活方式。

         

        2.在您看来,“互联网+”给传统行业带来的机会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传统行业在进行互联网转型过程中需要注意哪些问题?您可以结合具体例子简单谈谈吗?

        其实互联网对任何行业来说都是机会,同时也是挑战。随着中国经济结构的进一步调整,传统行业转型升级的要求越来越迫切,国家也非常关注和扶持这一进程,希望传统行业拥抱互联网,从而加速整合提升。

         

        但是我们也要认清,互联网不是万金油,哪痛哪痒,随手一抹就能起效果。传统行业的产业链在结合互联网之前,需要进行现状评估及调整以适应互联网特征,否则就是镀镀金、凑热闹,起不到好的效果。

         

        以我们自身来说,传统的园林建设,都是线下竞标,并按照甲方的要求进行规划施工。这使得园林的市场始终是小众的、高端的。但是与互联网结合后,面向的将会是大众市场,不能像以前那样孤芳自赏。这促使我们思考,怎么把复杂的园林产业体系化、流程化、标准化、透明化,从而使消费者理解并购买园林产品。

         

        于是我们对苏州园林产业链上20余家有影响力的企业产品进行了一次大整合,成立了苏州园林电子商务产业,由苏州园商电子商务有限公司管理及营运,并形成了苏州园林O2O产业联合体,随后将苏州园林经典建筑按照14大类56项产品进行细分,建立了产品库。这些工作完成之后,我们搭建起了“苏州园林网上定制”平台,把整个园林建筑体系从询价、设计、生产、物流到建设、售后等全部转移到互联网上。从几万到几百万的规格,各种园林元素任凭选择,让园林生活成为更多消费者触手可及的体验。

         

        苏州园林作为国内园林建造行业的龙头,承担着国内园林建筑市场30%以上的份额。可以说,苏州园林产业拥抱互联网,对整个园林产业市场震动非常大。因为这是自上而下的产业链整合,由非标向标准化的产业变革。

         

        3.您创立“我的农庄”的出发点是什么?您是如何统筹各农庄资源的?在运营规划上,您是怎样考虑的?

        苏州园林产业需要打开新的市场,我觉得,“我的农庄”代表了一种方向。苏州园林产业的新兴市场在乡村,注定了我们必须和乡村旅游产业紧密结合。园林产业有几大元素,比如木结构建筑、园林式绿化、民俗化的装修等在中国式乡村建筑中是最受欢迎的。我们的乡村民宿、度假村、一村一品、美丽乡村的规划建设都跟园林产业息息相关,怎么把这些潜在的客户吸引到一起,并产生黏性?“我的农庄”是一个突破口,起到了很好的纽带作用,客户既可以在平台做生意,又可以在平台上进行基础设施的改造升级。

         

        乡村旅游行业是朝阳行业,目前国内没有权威的互联网平台出现。大部分在线旅游网站都还在景点、票务、酒店等领域展开竞争,而且非常激烈。所以,我们从乡村旅游细分切入,不与在线旅游巨头形成正面竞争,而是互补的市场。

         

        我们的理念是:通过“我的农庄”把消费者引流到乡村,让平台潜在的客户获得实实在在的收益。现在平台还未上线,但已经有5800多家乡村旅游服务方入驻。这些好的农庄、家庭农场、农家乐需要一个优秀的平台展示自己,让更多的消费者了解。完善旅游服务的功能至关重要,这也是我们把“我的农庄”定位成乡村旅游互联网平台,而不是乡村建设平台的原因。“我的农庄”将把乡村旅游线路、民宿推荐、农产品购买、在线支付、农业金融等众多功能整合为一体,服务B端和C端,最终成为一个多方共赢的互联网生态系统。

         

        “我的农庄”是目前国内第一个“互联网+农业+园林定制+乡村旅游”的创新型旅游社交平台。我称它为“第六产业”的先行平台。平台融休闲旅游、农庄度假、乡村建设、在线支付、农业电商、在线场景、渠道数据、金融服务、城市周边、社区等功能于一身,向消费者展示全国重点城市周边,风景优美的休闲主题农庄、家庭农场、茶场、果园、农业生态园、旅游度假村、农家乐、古村、古镇、各类农产品、土特产。目前平台已进入最后的测试阶段,将很快和大家见面。

         

        4.互联网+农业越来越受重视,很多人认为互联网+农业会是新风口,创业者纷纷涌入农业,但是随之而来的是“跑马圈地”等不好的风气。您对互联网+农业的未来是怎样看的?农业信息化工作会议提出“互联网+农业,绝不只是电商下乡”,您是怎样看待这一观点的?

        很多人对互联网+农业充满了期待,希望信息化前端的互联网与最基础的农业产业之间能演绎出新的商业传奇。我认为大方向是好的,苏州园商也积极参与其中,“我的农庄”平台围绕农业开发了很多新的功能,服务三农。

         

        在互联网与农业对接的过程中,农业电商尤其要注意智慧农业和大数据,没有这两方面,互联网+农业就是机械的加法。我们知道,农业产业链是由农业产前、产中、产后提供不同服务功能的企业或单元组成的网络结构,它贯通了资源市场和需求市场,互联网的加入,将加速重构新型农业产业链体系。但是,如何重构才是正确的?这就需要智慧农业和大数据的帮助。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